《关于夜莺回忆未审查版本》
我的夜行日记unmodified “‘协议班’做到最后,只顾规模,不顾利润,除了资本的催动,也是行业过度竞争的结果。”由于品牌传播渠道畅通便捷,由名师创立的小型培训机构越来越多,竞争愈发激烈。张毅认为,行业想有序发展,应尝试组建行业协会,规范市场规则。 那时“不过全退”的产品还非常少,机构会扣除一部分费用填平成本。而竞争远没有到今天的白热化烈度,参加培训的考生往往要比没有参培的考生更有胜算。对于培训机构而言,以面试为例,其自然通过率为33%,而参培学员经过培训,通过率可以提高到50%,甚至70%。大部分学员“上岸”,机构获得大部分学费,而没有考上的学员则获得像保险一样的“理赔”。在那个阶段,“协议班”是让学员和机构双赢的产品。机构也因通过率叠加“不过包退”巩固美誉度,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。 所谓“协议班”,是指参加公考培训的学员,在笔试或面试不过的情况下,获得培训机构全额或部分金额退款的培训班次。以中公教育2021年第三季度数据为例,非协议班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约为17.8%,而协议班收入占比则高达82.2%。